【政治】譚德賽談話和Taiwan’s day of infamy

Chris Wang
4 min readApr 11, 2020

最近買了Netflix帳號,興沖沖的開始看片,最先看的就是「二戰大事記(彩色版)」,首集不能免俗的從納粹發動的閃電戰(Blitzkrieg)開始談,接下來是不列顛之戰(Battle of Britain),然後在第三集提到了日本偷襲珍珠港。

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,應該說是扭轉二戰情勢的關鍵,因為這導致美國參戰。12月8日,美國總統小羅斯福(Franklin D. Roosevelt)在美國國會參眾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,稱前一天將會「在歷史上成為恥辱的一天」(a date which will live in infamy),並隨即對日宣戰。這段只有7分多鐘長但名留青史的演說,後來被稱為Infamy speech,1941年12月7日因此成為眾人皆知的Day of Infamy。班艾佛列克和喬許哈奈特主演的好萊塢大片「珍珠港」裡,對這段演講有詳盡且戲劇化的描述。

根據本片描述,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前雖然國力不算太弱,但也實在不強,軍力只排名全球第17,也覺得歐戰根本不關他們的事。一旦決定參戰,卻是全民熱血沸騰,也可以說美國人因為感受到那個痛、那種羞辱而徹底抓狂了,此後從軍的從軍,後方民眾投入各式軍備生產「國家隊」,產線全開的結果,到後來製造戰鬥機和航母的速度高到嚇死人。

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,美國人的反應證實了山本五十六最初的觀察是沒錯的,日本縱然當時有它不得不的苦衷,但選擇與美開戰,而且是以這種方式開戰,是一個大錯誤,整個覺醒的美國人最終打贏了二次大戰,確立了第一強國的地位。

幾天前世衛組織WHO秘書長譚德賽(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)的談話,政府單位自然是全力駁斥,民間也有許多作法,有留學生製作影片要求道歉,有網紅和名人集資想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反擊,隨後網路上又出現許多針對這些作法的批評,還有「資深媒體人」和新黨發言人出來亂,說譚德賽是對的,WHO有什麼錯云云,儼然形成大亂鬥。

批評的一方反對面向很多,例如#ThisAttackComesFromTaiwan這個hashtag的適切性,是否會引起紐約居民對恐攻的惡感;例如美國人忙著關心自己的疫情和生命,沒空理會台灣和WHO的爭執;例如紐約地區都封城了,誰看報;例如公開聲明的tone不對;例如重點應該在台灣加入WHO而不是譚德賽;例如這不是宣傳台灣防疫成功,在別人傷口上撒鹽的時機…等等等。

這些說法都不是完全沒有道理,不過這整件事的大脈絡其實應該在於,譚德賽利用一個沒有台灣的舞台,也就是WHO記者會,對台灣大加撻伐、攻擊,而且缺乏舉證,讓大多數的台灣人把這一天視為台灣的Day of Infamy,義憤填膺,所以想用任何自己可以想到的方式作出回應、作出一分「貢獻」,所以無論想出什麼方法,至少出發點是蠻值得肯定的。

選擇紐約時報,除了紐時的知名度之外,多少也承繼了318學運時刊登「Democracy at 4AM」以及香港反送中運動時的作法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紐時,如果要為了不在此時機刺激紐約,其實不選紐時,選華郵、USA Today或歐洲的報紙也沒什麼關係。

最重要的一點反而是,如果台灣人集體對中國的想像在千島湖事件之後有著巨大的轉變,譚德賽的談話以及這個彷彿被台灣人視為「台灣的Day of Infamy」的一天,又會對往後台灣人想像的共同體與國族概念造成什麼影響。

重要的是,台灣人,或說台灣民族,在這次疫情中同時嘗到防疫(其實還沒 )成功的榮譽感和遭到世衛羞辱冷落的失落感和恥辱之後,作出什麼反應。我們會像The day of infamy之後的美國人一樣,能夠將一致為共同目標努力、犧牲的精神持續下去,還是重返經常陷入無意義爭論的分裂年代?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。

--

--

Chris Wang

A place for thoughts on politics, sports and rock n’ roll by a lifelong rock fan, basketball junkie and proud Taiwanese. / 一個喜愛談論政治、運動、搖滾的自豪台灣人